中国稻米 ›› 2012, Vol. 18 ›› Issue (2): 52-55.DOI: 10.3969/j.issn.1006-8082.2012.02.013

• 品种与技术 • 上一篇    下一篇

栽培因素对粳稻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

  1. 1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,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;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,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
  • 出版日期:2012-03-20 发布日期:2012-03-20
  • 基金资助:

    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(GA09B102-2-4)

Effects of Cultivation Factors on Kendao 12 Yield and Group Structure

  • Online:2012-03-20 Published:2012-03-20

摘要: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,研究不同栽培因素对垦稻12产量和群体结构的影响。试验结果表明,垦稻12较好的栽培方案是栽插密度21.4~24.7丛/m2,施氮量6.4~8.5 kg/667 m2,施钾量5.2~6.5 kg/667 m2,施磷量4.6 kg/667 m2。逐步回归分析表明,施氮量与株高呈显著正相关,而与千粒重呈显著负相关;其余性状均与施氮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二次曲线关系。钾肥对穗长、每穗实粒数、结实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,增加栽插密度会增加总穗数,但在高密度情况下穗数增长将趋缓。同时利用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,研究了水稻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,结果表明,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总相关作用和直接作用都最大,其次为千粒重和每穗实粒数,其余性状则主要通过这三者间接影响产量。

关键词: 栽培因素, 垦稻12, 产量, 群体结构, 相关性

中图分类号: